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日前,由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推廣中心(以下簡稱上海BIM推廣中心)主辦的“2025上海BIM技術應用與發展論壇暨《2025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與發展報告》發布會”成功舉行。本次論壇以“數智融合·引領未來:BIM驅動超大城市發展新范式”為主題,匯聚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共同探討BIM技術在城市建設與管理中的創新實踐與未來路徑。論壇同步發布了《2025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與發展報告》,并首次推出《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三級高級工(建筑工程)》教材,標志著上海在BIM技術標準化、人才化、產業化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構建標準體系,打造BIM發展“上海樣板”
“上海始終走在BIM技術推廣與應用的前列,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弊》亢统青l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二級巡視員林嵐嵐在開幕致辭中充分肯定了上海的創新實踐。她表示,標準化建設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石,要著力推動數據共享與標準化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跋M虾=ㄔO管理部門繼續充分發揮政府引領作用,通過標準化建設引導行業規范發展。同時,依托上海BIM推廣中心等專業機構,整合各方力量搭建交流平臺,編制具有創新性、引領性的標準體系,深入推動BIM技術全面應用?!?/span>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裴曉用一組扎實的數據展現了上海的政策成果:“結合最新的行業規范和市場需求,我們修訂并發布了《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指南(2025版)》,編制了《上海市房屋建筑施工圖信息模型(BIM)交付要求》,并全面升級了BIM智能輔助審查系統?!彼麖娬{,這一系列舉措旨在推動建筑行業向數字化、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轉型,助力上海智慧城市建設。
上海市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錢曉從數據要素價值挖掘的角度指出:“BIM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工程建設效率,推動城市智慧化治理,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是重要的支撐力量?!彼硎荆瑖@數字上海建設目標,上海不斷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取得了諸多成果,特別是在城市更新、智慧工地、綠色建設管理等方面,為上海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BIM為基石,賦能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BIM的核心是數據,AI的核心是算法,數據與算法的深度融合,將助推建筑業邁入轉型升級與躍遷發展的新進程。”上海建工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葉衛東在主題報告中指出,BIM作為建筑數字化的核心技術,雖在集成全生命周期信息方面具有優勢,但仍面臨數據協同壁壘和全產業鏈價值未充分釋放等挑戰。AI的引入正在突破這些痛點,推動建筑業的顛覆性變革。他詳細介紹了BIM+AI在智慧設計、智能建造、建筑機器人、智慧管養和綠色運維等方面的應用實例,展示了其在提升設計效率、破解工程難題、提高施工質效、實現主動預防性維護和保障綠色低碳運行中的顯著成效。
華建集團上海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姚軍以現代大廈北樓改造項目為例,探討在建筑師負責制背景下,數字化技術手段如何融入并有機驅動城市更新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拔覀兊呢熑谓ㄖ煒O為重視數字化能力,始終堅持從策劃到設計、從施工到運維,一套模型貫穿始終,這是數字化工作的重要職責所在?!彼J為,以數字技術為有力抓手所進行的管控工作,已然成為了權衡品質控制與投資控制的全新資源。
此外,上海城建設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應紅認為,隨著國內城市建設邁入“新建+更新”的存量時代,BIM被寄予推動項目協同與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的厚望?!癇IM技術正從傳統建模工具向主動協同平臺轉型,提升了市政工程建設的精細化水平?!?/span>
“CIM(城市信息模型)的誕生,是對BIM局限性的系統性突破?!鄙虾J谐墙ń煌ㄑ芯吭焊痹洪L汪楓在論壇上展示了“從BIM到CIM智繪申城”的數字化藍圖,強調這不僅是大數據的融合,更是“規建管”全鏈條的協同共生。
廣聯達董事長、總裁袁正剛認為,建筑業作為高度依賴空間邏輯的工業化行業,必須依托BIM技術構建三維圖形平臺和數字孿生體系來推動數字化轉型。他還分享了國產BIM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攻克“數據孤島”。
華為園區軍團CEO何霽介紹了注入鴻蒙、AI、綠色三大技術體系構建的未來智能空間,特別是結合BIM可視化技術,可實現業務智能分析和應用場景創新。他還在論壇上展示了打造智慧園區數字化平臺方面的創新成果。
“落滬”十年,BIM應用從試點到全面深化
今年正值上海BIM推廣中心成立十周年。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會長、上海BIM推廣中心主任崔明華在論壇開場中深情回顧道:“十年間,我們見證了BIM技術從最初的試點探索到如今的全面深化,這個過程凝聚了行業各界的智慧與心血?!彼赋觯珺IM技術作為建筑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正以“全周期、全要素、全鏈條”的顛覆性力量,重塑著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邏輯。
回首十年歷程,這份堅持與成效得到了行業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上海市住建委建筑市場監管處一級調研員沈宏在論壇現場解讀《2025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與發展報告》時特別指出,這份已連續發布十年的報告,“詳實記錄了十年來上海市BIM技術應用與發展的數據,彰顯了上海在BIM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創新活力”。他認為,報告中選取的BIM技術應用創新大賽案例,充分體現了BIM技術的優勢與價值。
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副秘書長(主持工作)、上海BIM推廣中心副秘書長張俊在題為《凝聚標準化動能·驅動BIM應用推廣,擘畫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藍圖》的報告展示了十年成果:“截至目前,協會已發布六項團體標準,正在編制四項,參與七項行標、三項地標編制?!彼貏e提到,《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服務收費標準》作為全國首部BIM全過程服務收費管理標準,已在五大新城建設中推廣應用。更令人振奮的是,協會正在推動《上海市既有民用建筑綠色低碳改造適用技術目錄》英文版發布,助力上海標準“走出去”。
在人才培養這一行業發展的基石上,協會與中心十年來的耕耘更是碩果累累。論壇上發布的《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三級高級工(建筑工程)》教材,正是上海市首套對標國家《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教材。該教材緊扣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核要素,構建了“學用一體”的實踐路徑。從最初的普及培訓,到如今形成技能等級認定、職業技能大賽、高端論壇相結合的多層次人才培育體系,協會與中心成功為行業輸送了大量兼具專業知識和數字化技能的“數字工匠”,為BIM技術的深化應用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論壇在上海市第七屆BIM技術應用創新大賽頒獎儀式中落下帷幕。本屆大賽設立的優秀BIM全生命周期應用獎、技術集成應用獎、綠色低碳應用獎等項目案例獎,以及特別創意獎和優秀個人獎,生動展現了上海BIM技術應用正在向廣度拓展、向深度邁進。上海市政總院道橋院項目經理羅絳豪、上海隧道院技術副總監衣娟等獲獎代表在發表感言時表示,大賽不僅為行業同仁提供了展示創新成果的舞臺,更成為了推動技術交流與進步的重要平臺。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佛山官窯文化藝術中心,以陶為線索的建筑微更新 / 灰空間建筑事務所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