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是行政管理學知識點匯總!
千萬不要錯過噢~
▼▼▼
第一章 行政管理概述
1.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學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單選)
2.法國的孟德斯鳩進一步提出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立的思想,即歷史學上著名的“三權分立”或稱“分權制衡”原則;(單選)
3.政治是國家意志的表現,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或者說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執行;(重點)
4.行政管理屬于公共領域的管理,企業管理屬于私人領域的管理;(單選)
5.行政管理是一種以政府行政機關為主體的管理;(單選)
6.1865年,德國學者史坦因曾使用過“行政學”一詞;(單選)
7.1887年,美國學者伍德羅?威爾遜發表了《行政研究》一文;(單選)
8.1900年,美國學者古德諾發表了《政治與行政》;(單選)
9.1926年,美國學者羅納德?懷特撰寫了第一本大學教科書《行政學導論》;(單選)
10.1927年,美國學者魏洛比撰寫了另一本大學教課書《公共行政原理》;(單選)
11.1910年,德國的馬克思?韋伯出版了《社會與經濟組織理論》一書,提出了著名的“官僚組織論”;
12.1911年,美國的F.W.泰羅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提出了著名的科學管理理論;(單選)
13.1916年,法國的法約爾出版了《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一書,提出了管理過程理論;(單選)
14.當代西方行政管理學的發展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多項)
a)一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以古典學派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
b)二是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為科學學派、決策學派、系統學派等理論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
c)三是20世紀80年代以新公共管理理論、政府治理理論、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
15.古德諾繼威爾遜之后,在其所著的《政治與行政》一書中進一步提出了政治與行政“兩分法”的觀點,(單選)認為政治是政策的制定,是國家意志的表達;行政是政策的執行,是國家意志的實現;
16.管理的五大基本功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多項)
17.韋伯認為三種權威形式包括:魅力權威、傳統權威和理性權威;(多項)
18.早期行政管理學研究的重點是組織結構和程序,其理論邏輯起點是“經濟人”假設;(單選)
19.梅奧帶領部分研究人員進行了“霍桑”實驗,提出了“社會人”理論假設;(單選)
20.決策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單選)
21.西蒙認為,管理就是決策,決策是整個行政管理過程的中心;(單選)
22.決策學派有代表的理論還有林德布洛姆的漸進決策理論和埃左尼的綜視決策理論;(多項)
23.在行政管理學方面,系統學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有里格斯的行政生態理論和卡斯特的權變理論;(多項)
24.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能量場;(單選)
25.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的根本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單選)
26.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的具體方法有:規范方發、經驗方法、案例方法和比較方法;(多項)
27.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的實踐意義;(簡答)
a)第一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有助于我們弄清我國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目標、任務、方式,為我國行政管理指明方向;
b)第二,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有助于提高我國公務員素質,進而提高我國的行政管理水平;
c)第三,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有助于提高我國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政策水平,促進事業單位與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第二章 行政環境
1.行政環境的基本屬性:復雜性、相關性與綜合性、層次性、動態性;(多項)
2.以環境因素的形成過程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為標準,行政環境可以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自然行政環境與人造行政環境;(多項)
3.自然環境是構成人類活動最基本的外在環境因素;(單選)
4.根據對特定系統的作用與影響層次,我們也可以把行政環境劃分為宏觀、中觀、微觀;(多項)
5.宏觀行政環境是能夠對行政系統策略層次的存在與運行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行政環境因素的集合;(單選)
6.特定組織內部作為個體的工作人員在具體行政管理活動中必定要與之接銷售量的各種物理、生理與心理因素總和是行政管理環境中的微觀行政環境;(單選)
7.首先提出行政環境問題并予以研究的是美國哈佛大學學者約翰?M?高斯;(單選)
8.雷格斯建立起了較為系統的行政生態學理論體系;(單選)
9.雷格斯詳細地分析了過渡型社會在社會結構上的主要特性:形式主義特性、異質性、重疊性;(單選)
10.農業社會的行政模式被稱為:融合型行政模式;(單選)
11.工業社會的行政模式被稱為:衍射型行政模式;(單選)
12.過渡型社會的行政模式被稱為:棱柱型行政模式;(單選)
13.行政系統的經濟環境基本構成要素應該包括:經濟力量、社會經濟結構、經濟體制以及科技發展水平等基本經濟因素;(多項)
14.經濟力量因素從根本上制約著行政系統的規模、體制結構與運行方式等基本結構因素;(多項)
15.社會經濟結構還包含有社會分工與專業化發展程度;(多項)
16.雷格斯對社會環境進行分類,從而形成其著名的“農業型-過渡型-工業型”社會形態模型;(單選)
17.經濟體制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以社會經濟組織為中心的各種具體經濟制度與行為規范的總和;(多項)
18.受限制市場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價格的不可決;(單選)
19.受限制市場模式在我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價格雙軌制和全國市場的分割制;(多項)
20.當今各國的政權組織形式從縱向上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型:聯邦制與單一制;(多項)
21.社會組織可以分為兩類:自然團體和人為團體(社會團體);(多項)
2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現行政黨制度,也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多項)
2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政權組織形式;(單選)
24.美國學者阿爾蒙德首先較為系統的提出了“政治文化”這一類似概念;(單選)
第三章 行政權力
1.權力可以劃分為:政治權力、經濟權力、文化權力、社會權力;(多項)
2.行政權力是一種公共性權力、從屬性權力,也是一種政治權力。(多項)
3.政府、非政府組織、各種社會團體都可以成為權力的主體;(多項)
4.行政權力的主體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單選)
5.行政效率是國家行政權力的直接目的;(單選)
6.行政權力的重要基礎是國家強制力;(單選)
7.現代行政權力是與現代工業社會相適應的行政權力;(單選)
8.20世紀以后,從發達國家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種普遍的現象,行政權力急劇擴張,出現了所謂的行政國家;(單選)
9.現代民主理論認為,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主權在民是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單選)
10.行政權力的具體來源有:強制力、誘導力、組織制度、信息、個人因素;(多項)
11.強制力是一切權力的最原始和最直接的來源;(單選)
12.行政權力是受監督和制約的,一方面是:以權力限制權力,另一方面是以權利限制權力;(多項)
13.現代行政的目的在于實現公共利益,其所追求的目標是謀求公共利益,維護公共秩序,增進公共福利;
14.聯邦制國家主要有: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其中以美國最為典型。單一制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日本,英國是單一制國家的典型;(單項或者多項)
15.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事權主要表現為經濟管理權;(單選)
16.結合實際情況,論述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行政權力關系思路的具體內容:(論述)
a)以憲法形式明確規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權范圍。通過立法明確劃分中央專有權力、地方專有權力及中央與地方共享權力,從而為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良性互動奠定基礎;
b)實現中央與地方利益分配合理化。在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的基礎上,劃清各級政府應承擔的各項支出責任。其次是在科學地配置中央與地方稅源。最后實行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c)實行地方分權和基層自治。在我國中央與地方權力關系的未來發展中,地方自治和基層自治制度是基本趨勢之一,今后要完善地方自治制度,擴大地方自治的范圍,把地方自治與中央集權有機地結合起來;
d)健全和完善對地方權力的監督。一方面要加強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對地方權力的監控,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地方選民自下而上對地方行政權力的監控,保證行政權力切實體現公共意志,為公共利益服務;
17.簡述行政權力的主要特性表現在哪幾方面?(簡答)
a)公共性—是一切國家行政權力的重要特性,行政權力的公共性是行政權力的合法性的基礎。
b)執行性—現代行政權力從根本上是行政主體執行民意代表機關的意志所擁有的權力,行政權力實質上是一種執行性權力。
c)有限性—行政權力的有限性是指行政權力在各個方面都受到約束和限制。行政權力不但在使用范圍、權力行使方式有限,而且行政權受監督和制約的。
第四章 行政職能
1.行政職能是國家職能的構成和體現;(單選)
2.國家有兩種基本職能,一種是政治統治職能,一種是社會管理職能;(多項)
3.行政職能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執行性、整體性、多樣性、動態性;(多項)
4..政治是國家意志的表達,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單選)
5.在現代社會中,行政職能具有明顯的執行性質;(單選)
6.行政職能是行政管理活動的實質和核心;(單選)
7.行政職能轉變是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單選)
8.典型的市場經濟國家如英、美等國,其行政職能演變大體經歷了:守夜人時期、積極干預時期和有限政府進期;(單選)
9.弱勢政府時期即“守夜人”政府時期斯密以重商主義為代表的傳統國家干預經濟理論和政策發起了挑戰,以經濟人假設為理論基礎,提出了“自私的動機、私有的企業、競爭的市場”自由經濟三要素;(單選)
10.斯密觀點:弱勢時期政府,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單選)
11.強勢政府時期的行政職能方式有:使用法律手段、使用計劃手段、制定產業政策、采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采取直接的行動手段;(多項)
12.具體來說,公共服務市場化和社會化主要采取三種形式:A政府業務合同出租B以私補公、打破壟斷,建立政府部門與私營企業的伙伴關系C公共服務社會化;(多項)
13.通過多次改革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我國政府初步形成的職能體系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多項)
14.標志著我政府職能轉變的成果已經為法律所確認的是:《行政許可法》的正式實施;(2003年通過,2004年7月1日實施)(單選)
15.政府經濟職能增強主要表現在:(簡答或多項)
a)政府加強對市場的宏觀調控;
b)興辦國有企業;
c)加強對企業的加強和管制;
d)強勢政府時期行政職能范圍的拓展還表現在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加強;
16.我國改革開放前行職能的主要弊端:(多項)
a)造成政府機構膨脹;b)資源配置效率低下;c)企業和社會缺乏動力機制;d)容易產生腐??;
17.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論述或簡答)
a)轉變行政職能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
b)轉變行政職能是應屆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需要;
c)轉變行政職能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d)轉變行政職能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
e)行政職能轉變是機構改革的動機和基因;
18.職能方式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簡答題)
a)由運用行政手段為主轉向運用經濟手段為主,并將經濟手段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結合起來;
b)由微管管理、直接管理為主,轉向宏觀管理、間接管理為主;
c)由重計劃、排斥市場轉向以市場為主,計劃與市場相結合;
第五章 行政管理機構
1.行政管理機構是社會各種機關、組織中規模最大、管理范圍最廣的一種組織類型;(單選)
2.行政管理機構的首要特性是:具有合法性;(單選)
3.實行內閣制行政管理機構的主要代表國家是:英國;(單選)
4.半總統制類型主要代表國家是:法國;(單選)
5.唯一長期實行委員會制政府制度的國家是:瑞士,瑞士聯邦委員會是瑞士最高行政管量機能構;(單選)
6.我國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政府;(單選)
7.咨詢機構又稱參謀機構,它是為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咨詢建議和出謀劃策的機構,如各級政府的研究室、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等。(判斷題)
8.信息機構:是指政府中設立的專門負責信息的收集、加工、傳遞、儲存,為領導機構和有關部門提供各種行政信、溝通情況的信息服務機構,如統計局、檔案局。(判斷題)
9.行政編制管理的內容有三個方面:職能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編制管理;(多項)
10.行政編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經常的工作是:人員編制管理;(單選)
11.行政管理機構是行使行政權力的主體,是行政職能的主要載體(單選)
12.我國多次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簡答)
a)堅持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把轉變政府行政職能作為機構改革的關鍵;
b)堅持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把精兵簡政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作為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
c)堅持積極穩妥的方針,即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堅定不移的邁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慮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
d)堅持機構政府改革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員,優化干部隊伍結構;
e)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體系的法治建設;
13.在設置行政管理機構時應該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簡答)
a)適應性原則;b)協調性原則;c)權責相稱原則;d)精干高效原則;e)法制性原則;
第六章 行政管理事務
1.按行政管理事務同政府的關系可分為:政府內部的行政管理事務和政府外部的社會公共行政管理事務;(多項)
2.政府內部行政管理事務中,人事行政管理包括:計劃和組織、使用和開發、激勵和監督、制度建設與具體落實;(多項)
3.國家公務員產生于1870年的英國,1993年4月24日《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通過,1993年10月1日實施;(單選)
4.人事行政管理緊經常的職責和最大量的活動是對行政人員進行合理的使用和積極開發;(單選)
5..人事分類制度有兩種:一種是:品位分類,一種是職位分類;(多項)
6.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制度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職位分類制度、新陳代謝制度、激勵約束制度、職業發展和保障制度;(多項)
7.財務行政理論的創始人是:斯坦因;(單選)
8.財務行政管理事務包括:預算管理、會計管理、審計管理,其中預算管理是政治性的行政活動;(多項)
9.國家預算的程序和內容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多項)
10.審計主要是:監督財政收支真實、合法和有效的行為;
11.會議質量控制是會議管理的核心內容;(單選)
12.在我國,現行的機關檔案管理制度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單項)
13.管理經濟廣告、社會廣告和文化廣告,查處廣告經營和廣告宣傳中的違法違章行為,指導廣告協會的工作。(13.14.15.16屬單項選擇,例:管理社會廣告和文化廣告查處廣告經營和廣告宣傳中的違法違章行為是受哪個部門管理:工商行政)(單項或多項)
14.我國政府國有資產行政管理實務主要包括: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的有效運營;(多項)
15.政府教育行政管理事務主要包括:制定教育規劃、健全教育法律和政策體系、對教育機構的教育過程實行有效的管理、合理調配教育資源;(多項)
16.政府衛生行政管理事務主要包括:衛生法制與監督管理、婦幼保健管理、醫政管理、疾病控制管理、藥品監督管理;(多項)
17.人口政管理包括:戶籍管理、居民身份證管理、計劃生育管理、流動人口管理;(多項)
第七章 行政管理行為
1.行政組織通常有四個要素組成:行政組織、行政人員、行政體制、精神要素;(多項)
2.目標是行政組織的生存依據,是行政組織的合法性基礎,行政組織的職能由組織目標來決定的。(單選)
3.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成反比關系;(單選)
4.我國行政組織的結構體系是:直線—職能結構;(單選)
5.美國是分離制的典型國家;(單選)
6.根據沖突主體的不同對組織沖突進行分類有:組織中個人之間沖突、組織中個人與團體沖突、組織中團體之間沖突,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之間沖突。其中組織中個人之間沖突是最常見沖突。(多項)
7.解決行政組織沖突的主要方式有:談判、調處、服從權威;(多項)
8.行政領導是政府運行過程的核心部分。(單選)
9.行政組織中行政人員互相溝通的基本形態有:環式、鏈式、輪式、Y式和全通道式共五種;(多項)
10.按行政領導者運用行政權力的不同方式或程序劃分,分為:專斷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種類型;(多項)
11.授權的方式有:充分授權、不充分授權、彈性授權、制約授權;(多項)
12.行政領導的藝術分為:授權、用人、處事、用時四個部分;(多項)
13.簡述首長制的優缺點?(簡述)
a)優點:行政組織權力集中,責任明確,決策與行動迅速,指揮靈敏有力,避免互相推諉,減少不必要摩擦和損耗易于保密。
b)缺點:行政首長一個知識、經驗、精力、智慧有限,決策問題可能欠妥當。行政首長一人獨攬大權,也容易形成獨斷專行。
14.簡述行政組織的變革趨勢內容?(簡述)
a)行政組織結構的變革趨勢;
b)行政組織權力分配關系的變革趨勢;
15.簡述行政組織設計的影響因素?(簡述)
a)行政組織的目標、職能與環境;
b)行政組織的技術特征;
c)行政組織的目標、職能與環境和行政組織技術特征的匹配性。
16.簡述在授權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是?(簡述)
a)權責統一原則;
b)視能授權原則;
c)信任與監督相統一原則;
d)單一隸屬原則;
17.簡述行政信息公開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簡述)
a)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于促進民主行政的發展;
b)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c)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腐敗;
d)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于促進行政效率的提高;
e)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于我國政府更好地適應WTO的要求。
第八章 行政管理過程
1.人代表性的主要理論模式有:理性決策模式、有限理性決策模式(代表人物—西蒙)、漸進決策模式(代表人物—林德布洛姆)和混合掃描決策模式(代表人物—埃佐尼);(多項)
2.行政執行是由一系列的行政活動或環節組成,最重要環節有:計劃、動員、指揮、協調、控制;(多項)
3.行政決策理論模式有:理性決策模式、有限理性決策模式、漸進決策模式、混合掃描決策模式;(多項)
4.指揮是執行工作的關鍵;(單選)
5.為了有效進行行政協調,必須針對造成執行行為受阻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信息溝通法、利益協調法、行政命令法;(多項)
6.權力機關對行政的監督主要是:法律法律監控和工作監控;(多項)
7.最典型的事前監督是:聽證會制度,最典型的事后監督是:國政調查;(單選)
8.上下級監督是一種最基本、最主要的行政監督模式;(單選)
9.專門監督包括對人事管理的行政監察和對財務管理的審計監督;(單選)
10.案例分析,我國政府在行政決策程序上存在的問題和完善措施?(239—243頁)(案例分析)
a)問題有:
1.決策程序上存在的問題:決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存在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問題;主要導致的原因有:A:有的領導人對信息工作不重視,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過于自信倉促做出決策;B:獲得信息方法不科學;C:我國的專業信息機構不足;
2.決策方案的設計存在“粗而不細”和專業化程度低的問題;
3.決策方案的評估存在著:“論而不證”的問題;
4.決策方案的選擇存在民主化程度低的問題;
b)完善措施:
1.強化決策程序過程的信息工作,就我國各級政府而言,首先應加強政府信息機構建設,適當增加信息工作的投入,其次是改革信息收集和信息處理的方法;
2.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咨詢工作,我國政府的一些重大決策往往很少有咨詢機構的參與,所以會有方案“粗而不細”、專業程度低、評估方案時“論而不證”現象;
3.強化行政決策的民主參與,行政決策參與,有專家的參與也包括群眾的參與,特別是與決策問題有利益關系的群體代表的參與;
4.強化行政決策的制度建設。因為只有通過制度才能保證政府行政決策、特別是重大的決策按照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序進行。
第九章行政管理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變為現實狀態的中間媒介;(單選)
2.行政指令方法是最普遍的行政管理方法,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單選)
3.運用行政方法的原則:調查在先的原則、堅持具體指導的原則、思想政治工作領先的原則;(多項)
4.經濟方法的核心是:物質利益;(單選)
5.運用經濟方法的原則:適度原則、與法治相結合的原則、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多項)
6.法律方法作為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的特點:權威性、強制性、規范性、穩定性;(多項)
7.運用法律方法的原則:法制教育優先原則、法制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法治與心治相結合的原則;(多項)
8.行為方法屬于行為科學的方法,行為方法中最主要的是:行為激勵方法;(單選)
9.行為激勵的方式有:目標激勵、獎勵激勵、競爭激勵、反激勵;(多項)
10.所謂“置于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是屬于行為激勵中的反激勵;(單選)
11.在電子政務的概念中,核心內容是政務;(單選)
12.在現階段,發達國家電子政務的重點無一例外,強調的都是服務;(單選)
13.電子政務主要有以下幾個功能:(簡答)
a)實行電子政務,能簡化行政環節和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b)提高行政透明度,方便公眾監督,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設;
c)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從集權管理型想集散管理型轉變;
d)有利于整合政務信息資源,發揮其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發展;
第十章行政管理規范
1.行政管理規范由兩個部分構成:行政法律規范、行政道德規范;(多項)
2.行政管理規范的約束對象是:行政行為;(單選)
3.行政法律規范的內容構成: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法律解釋與國際條約;(多項)
4.在我國,憲法授予國務院以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并授予國務院各部、委、署、辦以制定行政規章的權力;(單選)
5.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多項)
6.法律解釋通常可以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與行政解釋三種;(多項)
7.規范與控制功能是行政法律規范最基本的功能。(單選)
8.行政法律規范的基本功能:規范與控制功能、組織調節功能、改革與穩定功能;(多項)
9.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行政道德體系最基本的準則是:為人民服務;(單選)
10.行政道德具體規范的內容有幾個方面:勤政、廉政、遵紀守法、依法行政、實事求是、科學行政、熱情待人,協調行政;(多項)
11.勤政是行政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也是為人民服務準則的最基本規范要求;(單選)
12.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區別:(多項)
a)形成的理論依據不同;
b)運行的手段與內容不同;
c)運行的機制不同;
d)運行后果的表現形式及效果不同;
13.對行政權力以及行政行為的規范性或約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多項)
14.責任行政是現代行政管理活動基本原則之一。(單選)
學歷提升找成教中心!
1、全國高校、專業齊全
2、學歷國家認可,社會認可
3、學信網可查,含金量高
4、教務老師全程一對一服務
5、線上名校教學、考前輔導、重點押題,通過率高
成教中心老師會根據你的教育基礎,工作經歷,個人愛好結合就業方向給你提供專業建議,讓你報名入學沒有顧慮,給自己一個成功的捷徑!升學保障福建成教中心!!
自考毛概重點知識點整理歸納2021:自考新生入門必學——《毛概》高頻考點
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21年7月自考馬克思要點綱要
成人教育能參軍嗎?成人教育本科參軍入伍的話,部隊承認這個學歷嗎?
自考的考試時間是什么時候?2022年自考會在什么時候?
自考本可以考部隊文職嗎?大專生、自考本科可以報考軍隊文職嗎?
2021年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開卷考嗎?
自考成績怎么轉省?自考外省成績轉入,本省成績轉出條件及辦理流程
2021年自考,給所有考生的10條建議
自考警察需要什么條件?警察學院能自考嗎?
為什么說最好的??贫疾蝗缱畈畹谋究????坪捅究频降撞顒e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