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安居是人民幸福的基點。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聚焦人民群眾住“好房子”的需求,從建筑施工全產業謀篇布局,以建筑業轉型升級為引領,在“好房子”設計、建造、使用、服務等環節加大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持續強化建筑施工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打造了一批綠色、低碳、智能、安全“好房子”樣板,以扎實有效的實踐探索,有力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
注重“強優新” 助力轉型升級
新形勢下,建筑業發展面臨更高效的資源配置、更透明的市場環境、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此,濟南市扎實做好“強、優、新”三篇文章,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多核領航,塑“強”產業優勢。出臺關于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十二條措施等政策,保持政策穩定性,形成可預期的長效機制。重點扶持一批資產規模大、資質等級高、核心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全市25家企業躋身特級資質總承包企業行列。成立濟南市建筑企業外出施工行業黨委,在新疆成立區域黨委,凝聚企業合力,開拓黨建強、產業興的新格局。
服務護航,提“優”營商環境。深化招投標“放管服”改革,推行“告知承諾制”招標,項目無需等待“拿地”環節即可“搶跑招標”,施工進度可提前8個月。開設專門服務建筑行業的政務服務大廳,落地“全省通辦”“不見面審批”等制度,服務效能持續提升。通過動態核查、委托第三方機構輔助巡查,營造規范有序的法治發展環境。
數字助航,創“新”發展活力。創新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舉辦智能建造成果推介暨現場會活動,27家企業入選山東省智能建造產業發展聯盟成員單位,組織42家建設企業、科研院所等成立濟南市智能建造產業鏈聯盟,《建筑機器人開槽應用規程》等標準在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立項,以數字化手段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把好質量關 打造優質產品
濟南市秉承“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以“為老百姓建設好房子”為目標,打通從設計到交付的各個環節,讓優質建筑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試點驅動,繁榮建筑創作。開展建筑師負責制試點,制定建筑師負責制合同范本等,今年以來新增省級試點項目10個、市級試點項目20個,多措并舉提高建筑師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話語權,力爭實現“出大師、創大作”。
政策聯動,引導消費升級。制定銷售端、供給端的聯動促進政策和措施,產生聯動效益。對購買高品質住宅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家庭,最高貸款額度按家庭當期最高貸款限額上浮20%,獲選“廣廈獎”“泰山杯”等23個項目已享受該項政策。印發《濟南市住宅品質提升指引(試行)》,設定了7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115個控制要素,促進住房品質提升。
標桿帶動,落地品質項目。組織開展高品質住宅項目觀摩活動,仁恒CBD公園世紀等項目獲評省級第一批高品質住宅項目,8個項目獲得第十一屆(2023~2024年度)“廣廈獎”。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中落實“好房子”建設標準,打造能夠體現泉城特色的“百年工程”,滿足新市民、特別是青年人對品質的需求。
立足三重點 增強監管效能
立足“全過程、廣覆蓋、高時效”三個重點,濟南市創新數字化、網格化、智慧化監管路徑,增強監管效能。
“一圖定責、一鍵歸檔”數字化監管。在濟南高新區試點聯通“濟南市數字化圖紙閉環管理系統”與“城建檔案在線服務平臺”數據端口,質量監督機構可依據系統內圖紙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依法依規處罰不按照施工圖或者監管系統內變更圖紙等施工的各類主體。竣工后,竣工圖“一鍵歸檔”于“城建檔案在線服務平臺”,避免手工修改圖紙可能引發的疏漏,圖紙全過程溯源可查、責任倒追可究。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網格化監管。根據市、區兩級監管范圍,以施工總承包單位為單元劃分監管網格,每個網格配置不少于2名網格員,確保“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管其事”。行業主管部門監督人員持證上崗,“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構建“責任到人、動態管理”的施工現場監管網絡。
“全程跟蹤、實時預警”智慧化監管。出臺《濟南市房屋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設應用指南》等政策文件,開發建設“濟南市智慧工地監管平臺”,實現進場物料自動記錄、自動識別料單并進行重量分析,實時監測混凝土內外溫度變化等指標,以智慧化手段從源頭把控質量。
美好居住是事關百姓福祉的恒久命題,未來,濟南市將以“好房子”建設為基礎,系統謀劃推進“四好”建設,努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百姓安居加碼,為幸福生活賦能。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4.09.23 濟建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9月24日宿遷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進展情況
下一篇:政策新聞 | 致2024年度山東省二級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泰安考區考生的一封信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