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 花盒咖啡? ?Wen Studio
設計單位? SoBA
項目地點? 江蘇省昆山市
建設時間? 2025年1月
建筑面積? 40平方米
本文文字設計單位提供。
項目位于江蘇昆山花橋中央公園的一處湖邊平臺上,原址為一座老舊的遮陽亭。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因功能單一,長期被忽視。設計希望通過一次輕量、靈活的設計介入,讓這個空間真正“活”起來,成為人們愿意停下來的地方。
01|從“機器”到“會動”的建筑
早期的現代主義建筑常被稱為“居住的機器”,強調功能明確、形式理性。而在這個項目中,設計團隊更希望建筑是“活的”——它能根據時間、天氣和使用需求,主動作出回應。
為此設計了一個可開合的盒子建筑:在營業時,它的墻面可以滑動、翻轉、升起,將內部空間完全打開,吸引人們靠近、停留;而在閉店或非使用時,它又可以收攏為一個安靜的體量。
這種開與合的變化,不只是出于功能上的需要,更是一種空間表達方式:讓建筑變得更像是城市節奏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物體。人們經過它,就能一眼看出現在是“開放”的時刻,建筑仿佛有了時間的感知能力。
△ 花盒咖啡關閉與營業時的狀態? ?Wen Studio
02|與場地對話,創造灰空間
設計沒有把這個小房子做成一個封閉的盒子,而是盡可能與場地融合,讓它像一個愿意“打開自己”的存在。通過折疊的門板、可滑動的立面和透光的材料,設計創造了許多模糊室內外界限的灰空間——它們既能遮陽擋雨,又讓風穿過、光透進來。
△ 根據時間、天氣和使用需求主動做出回應? ?Wen Studio
建筑對面的遮陽和座椅系統也與建筑形成互動,共同圍合成一個開放而包容的場所。遮陽系統的可開合設計增強了空間的靈活性,為不同時間段和活動提供舒適的環境。這讓原本封閉的體量變得開放、互動,也豐富了人們在這里的使用可能性:從等咖啡、觀景、到臨時的集市和活動空間,建筑不再只是一個“物”,而是一個生活發生的“界面”。
03|輕巧的構造與可持續思路
為了盡量減少對原有平臺的干擾,項目采用輕鋼結構體系,外覆鋁板,地面鋪設竹木材料。主體結構為不可拆卸的整體固定式構造,以確保長期的穩定性與耐久性;
與此同時,外立面可開合、可調整的界面系統使其能夠在不同的運營場景、季節變化及光照條件下呈現多樣化狀態。這種“穩固的骨架 + 可變的表皮”的建構策略,不僅延長了建筑的生命周期,也賦予其在城市環境中持續適應與回應的能力。設計希望它不僅是一個功能空間,更是一種可以被持續使用、不斷激活的空間框架。
△ 可調節的遮陽系統,成為城市節奏的一部分? ?Wen Studio
04|一個可以被重新定義的地方
設計團隊稱它為“花盒咖啡”,但它遠不止是一個咖啡店和花店。它可以是你旅途中偶遇的一杯熱飲,是帶孩子坐下看水的一段休憩,是周末花藝市集的起點,也是朋友聊天的小據點。
它沒有明確的功能邊界,而正是這種模糊性,讓使用者可以自由地定義它。在這里,香氣、光影、水面交織成一個柔軟的城市角落。設計希望它不是一個“完成的建筑”,而是一個能隨著人們的使用而不斷變化的生活容器。
05|小尺度,輕介入,大能量
設計希望通過“花盒咖啡”探索一種小尺度介入城市的可能性——以輕盈、靈活的策略嵌入日常,從細節入手,讓場地在使用中被重新激活,并促成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連接。
設計團隊相信,建筑的意義不僅存在于宏大體量與壯觀形態之中,也可以體現在一個可開啟、可呼吸、能夠參與生活的小盒子里,讓它在時間中持續回應環境與使用者的需求,并成為城市公共記憶的一部分。
06|一個小尺度的空間更新
“花盒咖啡”以輕量、靈活、可參與的方式嵌入城市結構,在不增加空間負擔的前提下回應真實的城市日常。它通過可變的表皮與開放的界面激活場地潛能,持續編織人與空間、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并在日常流動中留下可被感知與記憶的城市片段。
設計圖紙 ▽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花盒咖啡
項目類型:建筑、室內
項目地點: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花橋中央公園
建成狀態:建成
設計時間:2023.9—2024.7
建設時間:2024.8—2025.1
用地面積:100平方米
建筑面積:40平方米
業主:昆山市花橋鎮人民政府
設計單位:SoBA
主創建筑師:王若、湯海音
設計團隊:陳拓、李傳樟、王源、沈奕辰(實習)、李梓楨(實習)
顧問:花橋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局規劃
結構:臧宇泓
照明:上海光悅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文商旅集團昆山傳是合眾廣告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攝影師:Wen Studio
設計單位聯系方式:office@sobarchitects.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SoBA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皮亞諾最新方案:希臘Kyklos藝術文化中心,花園中的“透明”藝術場
下一篇:從泰坦金屬老廠房到“光的容器”:10752平方英尺空間里,藏著會“變身”的工作...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