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
BIM6D這個圖做的很有意思,把數據和圖形的建模分開做了。
這張圖對BIM的理解是極其正宗而又現實主義的。它不需要病魔,也不需要祭司。 有了一顆全生命周期的心,就不再是病魔。
國外已經把LOD發揮到了極致,以至于竟然產生了LOD Planner這樣的專門做LOD產品的公司(最近改名為plannerly)。而中國的BIM還蜷縮在AEC生產方式的現實的天花板局限下無法突破,與此同時,CIM卻只需要遠低于所有這些LOD等級的數據細度,而這又是一個中國特色,是國外沒有的,所以老外不會給你一個參考標準,只能自己定義。于是又一場原教旨主義與修正主義斗爭的情景劇又要上演了。
01
—
LOD500是什么鬼
在BIM的情景劇里面,LOD500這場戲最難寫劇本。
以前有很多人主張這個LOD500要做的很精細的幾何模型,我說這個樓都蓋好了,都在跟前看見了,你還能怎么仿真仿的比現實還真實呢?這個圖就很好的把數據建模這條線給獨立出來,這才是LOD和建模的真實含義。
許多這種機房模型都做的栩栩如生,看起來沒什么問題,直到有一天一個建模的小伙子問我:這些個壓力計到底要建模到什么細度,上面的刻度要不要建模?(2011年)
我突然意識到他陷入了建模的誤區了,他的領導要求他建模越細越好,一直到了壓力計刻度線這個合理性的邊界時,就連普通的建模員也都意識到不對勁。
《BIM情景劇十三幕:病魔運維》揭示了FM是最終接手BIM數據的歸宿和前期需求的源泉。但是在FM專業尚未確立的中國,所有這一切都要走火入魔了。
《智慧城市之建筑流派5:生態圈ABC》會上投影的全生命周期圖
與前圖不同的是,這一張廣為傳播的全生命周期病魔圖,使用的是工程行業絕不會用到的圓環表達方法,這是來自FM行業的全生命周期表達方式。因為在FM的角度來看,大樓是周而復始的不斷更新、不斷運營的一個過程,而AEC工程角度的全生命周期是線性的、一次性完成的,一直到拆除(下方一個支路)。
更有甚者,有人把Programming硬套到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翻譯成了土地規劃(zooning),因為在方案設計之前,一般就是土地規劃階段。這正中了強扭翻譯的魔道,見BIM情景劇第七幕:病魔與祭司
真正的全生命周期理念是FM管理模式下的必然,換句話說, FM就是一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BIM是其全生命周期信息技術。
一旦進入運維階段,所需要的圖形可視化的LOD等級反而降低了,而數據的豐富度要求大大提高。
02
—
ABC兼顧
這張圖還兼顧了ABC三種技術路徑組合運用,即AI、BIM、CAD。AI在圖中右上角,Machine Lear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CAD在正下方,2D CAD Details詳圖。其他許多內容里面也包含了文檔、傳統2D的成分。
一部偉大的戲劇一定是現實主義的。照顧現有的成熟技術的組合比如ABC生態圈,就是現實主義的表現。
但是國外的現實。與中國的現實又是截然不同的。正確的劇本應該是將國外先進理念引入中國,并與中國的現實相結合,生成一條適合于中國的正確道路。
到了全生命周期的尺度上,你就不得不要采用大量不同技術的組合。你無法創造所有這些技術,這種代價根本就不是一家公司所能承受得了的,圖中的每一個單詞的門檻都是極高的。
最終的競爭一定是生態圈層級的競爭,而不是單個產品或一本標準。這就是終章。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BIM情景劇十四幕:BIM自由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