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各縣(市、區)、市直園區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現將《遂寧市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和管理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遂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遂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10月23日
遂寧市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和管理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加強四川省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和管理的指導意見》(川建行規〔2024〕10號)《四川省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62號),加快打造我市高素質鄉村建設工匠(以下簡稱工匠)隊伍,保障農村住房及小型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安全,更好服務農房和村莊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建立和完善工匠培訓和管理工作機制,提高工匠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培育扎根鄉村、服務農民的工匠隊伍,為提高農房質量安全水平、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二、工作目標
按照全省統一標準培育工匠,全市到2025年底培育工匠500名以上;到2027年底,累計培育工匠3000名以上,其中帶頭工匠達到1000名以上,力爭實現全市行政村工匠全覆蓋,農房質量安全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鼓勵引導返鄉人才從事鄉村建設工匠職業,優化工匠隊伍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到2030年,工匠隊伍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大幅提升,成為農房和村莊建設的重要人才支撐。
三、重點任務
(一)扎實開展鄉村建設工匠培訓考核
1.建立健全培訓體系。嚴格按照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和編制的工匠職業標準、培訓大綱、通用教材,組織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培訓機構結合我市實際,插入“遂寧市美麗鄉村風貌導則及民居設計圖集”內容編制形成具有遂寧特色的“土教材”。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專項培訓與系統培訓相結合,不斷豐富培訓形式。鼓勵市內建筑行業頭部企業、職業院校利用項目工地現場、校園內部培訓等資源打造實用精品培訓課程體系。探索建筑業骨干企業聯合地方開展工匠培訓,針對農房建筑特點,注重強化實操培訓。
2.著重打造培訓基地。各轄區要立足現有的培訓機構,主動對接市內各級培訓中心、職業院校等平臺分別打造1個“示范”工匠培訓基地,屆時擇優推薦評選省級“示范”基地。各轄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要定期對培訓基地開展檢查評估,對培訓基地實行動態管理。各培訓基地要充實師資力量,鼓勵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高技能人才參與培訓授課,以“師帶徒”方式傳授技藝。注重師資培養,定期組織交流學習,培養一支相對穩定的工匠培訓師資隊伍。
3.有序推進培訓評價。采取“住建部門和人社部門聯動培訓”的方式,協同開展工匠培訓。積極參與省級示范培訓試點工作,不斷總結經驗。有序組織持有農村建筑工匠證書人員經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換發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合格證,新培訓人員在培訓考核合格后頒發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合格證。嚴格執行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制定的工匠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組織開展工匠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工作,確保評價過程科學合理、客觀公正。
(二)培育壯大鄉村建設工匠人才隊伍
1.提升培訓輪訓質量。各轄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要指導培訓基地嚴格按照培訓大綱組織開展培訓,不定期督導工匠培訓效果。探索建立覆蓋工匠職業生涯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對本行政區域內工匠每3年至少輪訓1次,引導工匠熟練掌握具有遂寧地域特色農房建造技術,指導工匠學習掌握農房新型建造技術,推動工匠市內交流學習,及時跟進學習新工藝、使用新技術,鼓勵工匠跨工種參加培訓,實現“一專多能”,促進工匠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同步提升。
2.規范工匠隊伍建設。研究制定工匠培育3年行動方案,充分發揮工匠在就業增收、鄉村建設過程中的示范引領和模范帶動作用。重點面向農村轉移勞動力、脫貧勞動力,積極擴展人力資源,鼓勵引導各類返鄉人才從事工匠職業,不斷優化工匠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注重從工匠隊伍中,發現培育具有豐富實操經驗、較高專業技術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鄉村建設帶頭工匠”,培養提高法治意識和項目管理能力。鼓勵引導“鄉村建設帶頭工匠”組織本轄區工匠組建施工班組、合作社、合作制企業等,推動工匠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和規范化。因地制宜建立傳統工匠認定制度,挖掘和培育一批傳統建筑名匠和技藝傳承人。
3.抓好工匠服務保障。引導工匠參與農村危房改造、農房抗震改造、農房節能改造以及農房安全日常巡查等工作。引導工匠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建房意外險,鼓勵以個人名義自愿繳納人身保險。常態化組織開展工匠職業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比武等活動,及時公示優秀工匠名單并向市級部門推薦。支持符合條件的工匠參加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申報高技能人才項目。遴選推薦優秀工匠參加培訓講師、考評員認定,以及符合條件的工匠參加相應層級職稱評審,增強工匠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和責任感。
(三)不斷加強鄉村建設工匠監督管理
1.提高工匠責任意識。待住房城鄉建設廳出臺《四川省鄉村建設工匠管理辦法》《四川省農村住房建設施工合同》,嚴格按照要求規范工匠從業行為,加強工匠施工行為監管;要求工匠、施工班組、合作社、合伙制企業依法依規簽訂施工合同,并依照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履行承建項目質量安全責任。引導工匠配合做好農房建設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督,自覺宣傳農房建設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抵制各類違法違規建設行為。
2.組織工匠信用評價。待住房城鄉建設廳出臺《四川省工匠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從文明施工、質量安全、合同簽訂、輪訓、建房村民滿意度等方面明確工匠信用評價標準,嚴格按照標準落實我市工匠信用評價工作。根據全省工匠信用評價信息系統,實施工匠信用動態管理,實行工匠信用信息公開。強化信用評價應用,積極引導建房農戶或建設單位選擇信譽良好、技術過硬的工匠依法依規承建農房或農村小型工程項目,形成良性市場競爭和正向激勵機制,以市場化機制提高工匠收入,切實增強工匠的獲得感,營造良好的從業環境。
3.強化行業自律自治。各轄區要積極探索成立工匠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實行鄉村建設工匠自治管理,為工匠提供政策、法律、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務,通過行業自律協調行業內部的競爭與合作關系,規范鄉村建設市場和農房建設行為,保障農房建設質量和安全。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轄區要高度重視工匠培訓和管理工作,將加強工匠培訓和管理作為提升農房品質的重要抓手。各轄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建立健全工匠培訓和管理相關制度,認真組織實施,做好工匠培訓和管理等日常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積極配合加強工作指導,將工匠培訓納入“天府建筑工”省級技能公共品牌培育統籌推進,按規定做好相應培訓補貼資金保障。加強部門間統籌協調,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二)加快平臺建設。各轄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要統一歸集全市工匠培訓信息,建立發布工匠管理名錄,全力支持全省工匠信息平臺建設。工匠名錄應包括工匠基本信息、培訓情況、工程業績、技能等級認定、獎罰情況、信用評級,也包括由工匠組建的施工班組、合作社和合伙制企業等工匠隊伍情況。依托全省信息平臺做好培訓基地線上申報、審核和公布,落實工匠滿意度評價、培訓全過程監督和農村建房施工安全全過程管理等功能。用好用活平臺線上農房建設相關視頻、法規標準圖集及專業技能課程視頻等信息,不斷提高我市工匠安全意識、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
(三)注重宣傳引導。大力開展工匠宣傳活動,充分發揮縣鄉兩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龍頭企業等單位的宣傳主陣地作用,加強工匠職業和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宣傳工匠先進典型和優秀工程案例,提高全社會對工匠的認識,廣泛營造尊重工匠、尊重勞動的社會氛圍。
本實施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五年。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關于深圳市上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下一篇:政策新聞 | 2024年煙臺第四十批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事項審批情況的公告(G022024102201)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