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crefm001
2012-10-01
建立對某一技術的深刻理解,并比其他國家更快的應用這一技術,這在過去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一直是各項主要的信息技術在美國發展的特征。。。注重實踐,總有一種緊迫感,,,這種緊迫感來自把握機會獲得巨大經濟利益,或出于對于競爭的恐懼。(科塔達,《信息改變了美國》)
BIM技術和FM理念都源自美國,這個各行各業都對生產與消費把握的最好的市場。市場,也即生產方和消費方進行交易的場所,這包括實體的場所和虛擬的信息渠道。正在逐漸市場化的中國,在還沒有充分工業化的建筑設施行業里,已經開始與來自先進市場的以BIM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不期而遇了。中國的20年信息化歷程,相當于重演美國的一個半世紀,錢德勒以一條生產與消費的邏輯線條串起來的這一技術史,是對美國的總結,之于中國,我們則需要做一番對于未來的探索。這種探索在時間上涉及長達幾十年的跨度,則空間上則是對于整個行業的考察。
參考《關于BIM應用規模尺度的分級探討》
我們將會按照上述規模尺度的定義進行這個探索,并且主要的角度是從L3切入。在生產與消費的大視野中,L1更為注重生產,L2是產銷互動,而L3主要關注消費。但是到了具體的個案上就比較離散了,比如作為主要消費方的業主也是有一個個的個人組成的,他們與BIM服務商的單個工程師之間也構成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很多初學BIM幾何建模和工程分析的朋友,以及BIM服務團隊的負責人,都常常會認為:個人學習了眾多的CaBIM軟件工具,就能夠“自動的產生”企業級的效益,即將自己生產的BIM服務銷售給消費方。而實際的結果卻是無一成功,甚至于還比不上許多個人生產者及小作坊團隊的效益——他們很簡單直接的按照特定的消費需求進行生產,比如做一個幾何模型或一項特定的分析。
由于BIM這個創新技術的從業者多為行業內的杰出人物,他們對于創新技術很敏感并且擁有快速的學習能力,他們是時代的弄潮兒。所以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了上述問題,于是他們不再問這樣的問題:為何我辛辛苦苦做了模型,而甲方不愿意買單?(這是2010年度最流行的問題)他們開始尋求更大的視野去考察這個問題,即從L1-L2層面躍升到L2-L3這個層面。例如,甲乙方之間的信息協作,建設與運營的信息協作,都屬于L2-L3層面的分析。
我們將會一改過去只是研究利用CaBIM工具進行生產的做法,而是同時研究生產與消費兩邊的情況,特別是消費方如何使用CaBIM工具進行消費,以及甲乙方如何對接的問題。而整個市場的發展,就是一個充滿著生產與消費互動的過程。我們也打算做一系列的探討,從生產到消費,從被動的按訂單生產到主動的以創新型生產引導消費,從乙方之間的生產與消費(例如設計單位生產信息給施工單位消費)到甲乙方之間的互動。
有兩個最終的消費方最值得被探討:
(1)在建筑業范疇內,甲方是項目信息最終的消費方。(參考甲方內部的管理層次分析)
(2)在全生命周期角度,運營是建筑信息最終的消費方。(運營方有時候是與建設的甲方相同,有時候是同一集團下屬的兩個事業部,有時候是第三方。參考物業持有類型分析)
這兩個消費方在未來可能會極大的影響整個BIM市場的走向。就目前的市場觀察所見,許多BIM服務團隊的骨干力量和業主方的決策者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且在采取行動,他們之間的生產與消費的良好互動,在不遠的將來會直接帶來一個有著豐厚利益和發展前景的巨大市場。因此也將會有更多的個人和團隊加入到這個生產與消費的過程中。
【陳光 評注】甲方驅動的BIM市場終于得到了驗證,大約在2013-2014年間得以確立成為市場的主角。拿不到活兒的乙方終于結束了絕望的等待,從而順利進入下一輪苦逼的生涯。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漫談系列8 產品生命周期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