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目前源源不斷有回波從南部往荊州中心城區移動,預計今天下半夜雨勢會加強,中心城區有一定積澇風險!”6月25日22時22分,荊州市氣象臺負責人在中心城區排水防澇工作群中發出最新研判信息。一場依托“無縫隙滾動式氣象服務”的城區防澇戰役正精準展開。
收到預警,荊州市住新局、市公用中心立即啟動預案,“啟動預排!”一聲令下,排水泵組轟鳴啟動,巨大水流被迅速抽排。值守人員緊盯現場,雨勢雖猛,路面卻無積水蔓延。“設備全開,水位可控!”泵站負責人報告道。
精準防御的背后,是政府部門的辛勤守護與責任擔當。
預警如“發令槍” 精密鎖定“風險”防御行動始于精準的“發令槍”。
早在6月24日,荊州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就將強降水提醒直達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市防汛工作群: 25-26日我市西部大雨到暴雨,最大小時雨強30-60毫米,東部中雨,預計降水25日清晨開始,夜間最強,26日上午減弱,需重點防范25日夜間中心城區積澇風險。
荊州市智慧水務智慧中心大廳
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部署,要求及早將這份重要提醒迅速傳達,這份無縫隙提醒不僅點明了降水時段、重點區域和重點影響,更強調了關鍵的雨強指標,為后續防御部署精準劃定了“靶心”,留足了提前量。
預報如“導航儀” 聯動精準調度6月25日19時48分,荊州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城市暴雨積澇防治鏈條即刻激活。
大流量搶險泵車
“人員、設備都上!直接部署在易澇點!”市住新局、市公用中心第一時間下達指令。
隨著強降雨云團持續向中心城區移動,市氣象臺于23時25分果斷將預警升級為暴雨橙色預警。依托氣象部門每小時滾動的雨情實況及短臨預報,城區排澇力量實現了動態精準調度:每當雷達回波顯示強降水云團逼近荊州城區,泵站便提前滿負荷預排騰空管道。
智慧水務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遠程開啟排澇泵站
巡查人員根據“未來1小時強降水落區”信息,精準蹲守易澇點。市氣象、住新、應急等關鍵部門的信息在指揮平臺無縫交匯,指令同步直達一線,形成了高效的防御合力。無縫隙的滾動信息流,成為聯動調度的精準“導航儀”。
全方位“強保障” 強化應急能力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
為有效應對梅雨季節可能出現的強降雨天氣,今年來,荊州市中心城區全面提升城市排澇能力。在硬件設施上,中心城區西干渠沿線新增排水量為18m3/s的抽排泵站,顯著提升區域排澇能力。
江漢路應急抽排點設備架設
依托省住建廳支持建設的排澇搶險分基地,荊州市新增21臺專業設備和抽水能力4萬方每小時的'龍吸水'應急搶險車,大幅增強了臨時抽排能力。鹽卡雨水泵站的正式投用,進一步增強了城區外排能力。
德馨路應急抽排點
在智慧化管理方面,新建成的智慧水務平臺實現了排水系統的實時監測和智能調度,極大提高了應急響應效率。此外,通過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對城區管網進行了系統性補建、清淤和修復,有效提升了管網過流能力。
服務筑“防護網” 決勝暴雨“圍城”
25日深夜,暴雨如期傾瀉,中心城區最大降雨量達到了103.5毫米,得益于前期持續滾動服務累積的決策信任,全市各部門應急力量提前預置,搶在積水形成前布控到位。
河濱路應急抽排點
雨水雖急如瓢潑,但高效的管網系統與全力運轉的泵站如同“地下動脈”,將潛在危機及時消解于無形。這張由無縫隙服務編織的“防護網”,牢牢守護了城市安全。
江津西路易澇點值守
26日早間,雨勢漸弱。荊州城區經受住了強降水考驗,18個城市易澇點數字化系統監控積水深度均未超過2厘米,未出現大面積深度積澇,交通主干道暢通無阻。
這場勝利的背后,是以分鐘級監測、小時級預報、靶向化預警構建的“無縫隙滾動氣象服務鏈”的有效啟用,與各部門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城市生命線筑起了一道精準防澇的科技堤壩。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配兒童游樂場和老年活動區、設風雨連廊…… 聊城出臺“好房子”新標準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六安市住建局召開慶祝建黨104周年“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兩優一先”表彰大會暨學習教育專題黨課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