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小隱建筑事務所
項目地址? 四川省瀘州市
建成時間? 2025年3月
建筑面積? 148平方米
撰文? 潘友才、吳曉雪
本文文字由設計單位提供。
/ 螞蟻的啟示
2021年底,設計第一次踏足瀘州梨花村,山谷里落葉后枯骨嶙峋的梨樹密布山野,小道旁屹立的巨石迎面撲來,深冬時節蕭瑟的山谷讓人印象深刻。
次年3月,再訪梨花村,第一次領略了山谷中梨花爛漫的美景。雪白的梨花隨風飄舞,灑滿了蜿蜒的小路。一隊螞蟻穿梭在灑落的花瓣里,三五成群,各有姿態,時隱時現。俯察之下,極為有趣。
三個月后,不在山林·山谷石窯開始啟動,計劃在梨花村這個山谷的門口打造一座集窯烤面包、烘焙工坊、咖啡茶飲、文化展示為一體的小建筑。
一以貫之,循著設計團隊創作建筑的“意象建筑”理論,設計開始為這個小建筑挖掘適宜的象源。梨花、巨石、夕陽是梨花村留在設計腦海里最為深刻的印跡。
如何讓這幾個元素的組合更有趣味,同時又自然而然、悄無聲息?那一群螞蟻在花瓣底下跑來跑去的場景重現腦海,倘若把人縮小到螞蟻的尺度,地上那一片片的花瓣不就是一座座巨大的建筑嘛!于是乎,山谷石窯就這樣形成了。
建筑以梨花瓣和山谷特有的巨石為建筑意象,花瓣的形態色彩、巨石的形態質感轉化為建筑和空間的場景形式,“落花一瓣輕叩石,梨花瓣里舞新衣”。
整個建筑似一片巨大的梨花瓣飄落在巨石之上,呈現一種輕盈純粹的觀感。遠處眺望,卷曲的白色“花瓣”又如同一顆巨大的整石,矗立在臺地之上。
山谷石窯沒有平面定義的墻體,整個空間由一顆“巨石”支撐著一片曲面屋頂構成,掏空的“巨石”內藏著一個衛生間。
花瓣既是墻體也是屋頂,花瓣覆蓋之下便是使用空間,這些空間裹挾著高透玻璃與旁邊的環境緊密相連,成為一體。人們穿梭在灑落的花瓣里,三五成群,各有姿態,時隱時現,酷似那一隊忙碌著的螞蟻……
/ 花瓣里的回聲場
山谷石窯以鋼結構為骨架,屋面采用模擬“花瓣骨骼脈絡”的鋼結構網架形式簡化而成。圍護結構僅有巨石衛生間的單片剪力墻和環形分布的5根直徑80毫米鋼柱構成。整座建筑的結構設計邏輯簡潔清晰,并與最終呈現的建筑形式完美契合。
花瓣的外形通過兩層3毫米鍍鋅鋼板蒙皮實現,兩層鋼板將結構骨架全部包裹起來,空腔內填充保溫巖棉。鋼板以裝飾水泥漆飾面,最終達到通體白色的花瓣效果。鋼板自身具備的防水性省去了屋面很多傳統的構造,屋面厚度被精確控制在160毫米以內,盡可能還原梨花花瓣輕盈的體態。
山谷石窯的建筑場地在鄉村公路邊的一塊臺地之上,南北均有高大茂密的藍花楹樹叢,東側平接是農田,西側緊鄰高差約3米的公路。
卷曲的屋面實墻朝西,遮擋下午的烈日,并屏蔽西側道路帶來的不良景觀和噪音干擾;開口朝東,迎接冬季早晨的暖陽,并與藍花楹樹林下的戶外空間形成聯動,圍合成一個寬敞的活動院子。
近似橢圓形的建筑平面與曲面屋頂的組合,使建筑內部獲得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聲學效果,不同位置發聲均可獲得不同的回聲,聲音在建筑內部回蕩,變得更加清脆悅耳,非常適合管弦樂器的演奏。
在后期的運營當中,設計也組織了多次小型的親子音樂活動,讓小朋友們在這片巨大的花瓣里感受了音樂的美妙。
設計圖紙 ▽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地址:四川瀘州市丹林鎮梨花村不在山林
建成時間:2025年3月
建筑面積:148平方米
設計單位:小隱建筑事務所
主持建筑師:潘友才
設計總監:楊喆(合伙人)
技術總監:陳仁振(合伙人)
設計團隊:楊銳、胡沁梅、茍源君、趙亞線
施工圖團隊:成都美廈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業主單位:瀘州市江陽區丹林鎮梨花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瀘州興陽建川實業有限公司
建筑材料:鋼圓管、鍍鋅鋼板、裝飾水泥漆、耐候肌理漆、鋼化超白夾膠玻璃
攝影:形在空間、小隱建筑
撰文:潘友才、吳曉雪
版權聲明:本文由小隱建筑事務所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迪拜Ghaf Woods體驗中心,沙丘綠洲 / aoe事建組
下一篇:布吉悅清公園:屋頂建公園,垂直巧共生 / 中建西南院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