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crefm001
2013-01-22
說中國缺乏技術或組織管理,那是片面的,因為中國之大、情況之復雜,經常超乎想象。相對于所擁有的技術而言,中國社會的確缺乏組織管理,而在BIM領域,所能聽到的最多的呼聲卻是技術的不足,這與在FM領域所見極為不同,那里缺乏的幾乎是整整一套管理模式。
而實際上,BIM所處的建筑業在歷史上看上去并不缺乏管理。我們對中國建筑業在過去10年的歷史略作分析。
90年代末期的那次CAD變革(包括電腦和計算工具的普及)在中國只能算是工具的變革,甚至都不能算是技術變革,至于組織管理方式在總體上看上去似乎更加的低下了。因為在中國的90年代末,那次變革所動員的主要是下層的力量,或者說是將整個繪圖員、計算員和基層技術員進行了一次龐大的組織重組。在這樣的背景映襯之下,仿佛上層的組織管理在弱化。這個下層的變革在數量上的確是極為龐大的,而且在結果上是非常有效的,它在日后數十年能夠支持每年數以幾十億平方米的建設,達到90年代預測數字的十倍,這不能不說是組織管理的奇跡。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施工隊伍中。
這頗像擅長對社會的上層進行組織的政府,文化教育藝術興盛,卻被擅長組織下層社會的政府所打敗。黃仁宇總結的很好:中國的特出情況在于數以億計的下層社會,其力量若被組織起來,足以傾覆纖弱的上層社會。那場決戰看似奇跡,實則中國社會的規律。
同樣的情況也普遍出現在制造業,精巧的蘋果手機出產在中國的工廠,高層管理團隊使用了一整套完善的對于普通工人和技術員的組織管理方式,使得高達幾十萬級的人員以全球最低成本生產了全球質量頂尖的時尚科技產品。
如今的中國社會結構已經大為改觀,下層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已被充分組織起來,進而成為中層。顧準在70年代所說“等到大學生成為過江之鯽的時候。。。”已成現實。工業化已熱烈得滲透到每個角落,甚至于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也已達到接近發達國家的水準,這是國策所致。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場巨大的歷史性的社會變革正在醞釀。
無論是建筑業還是設施管理行業,一種通達高層、中層和基層的整體管理模式正在成為強烈的需求。這在當代中國,有可能是以BIM技術和FM管理理念融合一體的某種新鮮產物所能夠達到的。它在工具層面能夠得到巨大產能(就像利用CAD技術組織龐大的基層那樣產生巨大的產能),又在管理層面上得到較高的品質(就像代工廠整合各方面社會資源進行大規模精益化生產所產生的品質)。
不同于上一次的CAD僅對于基層的動員,這一次的BIM和FM是涉及到從基層到高層的組織管理的變革,它不僅是技術的變革,更是管理的革命。BIM的技術將會在這一場管理革命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這將會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奇跡。
【陳光 評注】那些年我寫了很多側重于管理的BIM評論文章,以至于有人說我連Revit都不會操作,居然還能去講管理。事實卻恰好相反,將BIM用于管理才真正是軟件操作的源頭,管理的需求才是這些技術的歸宿。如今,重視管理遠超技術,已經逐漸在成為主流,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相信這一點:BIM不僅是技術的變革,更是管理的革命。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漫談系列10 團隊
下一篇:漫談系列12 現場作業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