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crefm001
2013-02-03
無論建筑部件的工業化水準多高,都需要施工現場的作業,工業化的確能夠有效減少現場作業尤其是濕作業,但是幾乎不可能取消現場作業,這幾乎是建筑業的天性。在各門類制造業中,建筑業的這一特點是非常特別的,可能只有造船業與之有些接近——只有房屋這類制成品是供人們進去使用的(也包括船只等交通工具)。
當建筑物投入運營之后,人們在其中活動,也需要一支駐場的服務團隊提供物業設施服務,智能化技術能夠有效的減少駐場服務人員,但幾乎不可能取消這種駐場式的服務。這也屬于現場作業,尤其是進行搬遷、設備重置及二次裝修等項目作業時。
既然現場作業是必然的,那么新興的BIM技術就不可避免的要與之結合。在過去幾年最早一批BIM技術的先行者的成功實踐經驗中,就存在這一顯著的特點:駐場服務模式可能會為BIM服務帶來巨大的價值空間。
而國內的公共物業服務向FM模式轉型的過程中,也開始大量的摸索新鮮做法:服務商向企業客戶派出一支駐場服務團隊,而不再是過去的停留在門外或遠程派人來維修的方式。
為何駐場服務開始受歡迎?
按照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只有當甲乙雙方的交易成本降低到足夠低的程度時,交易才會發生,那么不見面的交易(就像電子商務那樣)豈不是成本更低嗎?是的。但是由于很多服務是需要當面交付的(遠程無法交付)、并且很多在場的多方溝通才是成本最低的,也就是說人們采用駐場服務的模式實際上就是采用了成本最低的理性選擇。在傳統上某些習慣或體制原因導致應該進行駐場服務而沒有做到的那些地方,將會有利用新技術和服務模式彌補的價值空間。如果由甲乙方之間互動著自由的選擇,他們就會找到穩定的合作模式,即該駐場的駐場、該遠程的遠程。
【陳光 評注】駐場服務on site service,在各類外包服務中是非常特別的,因為一般的外包都是包出去(outsourcing的out),而派人進駐客戶現場工作則是in the site(英文大概要用in-sourcing了,可以曲譯為內包)。
駐場則很容易帶來現場的組織結構的變化,如果是工程項目則涉及到項目層面的組織結構,如果是企業運營現場則涉及到企業的組織結構。無論如何都會帶來相當程度的管理上的麻煩,都會影響客戶方的有機組織體的系統性、完整性,于是這種服務不易展開,尤其是管理水平不高的機構。
于是這是一個門檻頗高的服務形態,又由于其價值巨大,所以一旦突破則不論是服務的享受還是管理的水平上,都有顯著的提升。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漫談系列11 組織管理
下一篇:漫談系列14 數據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