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crefm001
2013-03-04
1、當建筑學艱難的從古典時代走出來,發出“形式追隨功能”的吶喊(美國沙利文,1880年代),工業革命都已經走了一大半了;又經幾十年之后歐洲才醒過來說“住宅是居住的機器”(柯布西埃,1920年代),此時美國工業已經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歐洲建筑學界短暫活動了一下又倒回到希特勒欽定的古典風格時代;最終到1950年代美國潮水般的跨國企業將玻璃盒子的“世界風”建筑設計風格帶到全世界,才完成了建筑設計的現代化,此時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進入信息社會。
至于中國,當代正在轟轟烈烈的上演這一歷程。
建筑形式所追隨的功能,到底是指什么?
一個建筑物,一個房間,一套暖通系統和一臺鍋爐,它們的功能是什么?
在一個建筑物被運營之前(即設計和施工階段),建筑物能夠發揮它的功能嗎?
一個沒有被運營的建筑設施(operational facility)有功能嗎?
一項沒有考慮功能的設計(只剩下形式的設計),有價值嗎?(不考慮作為藝術品的建筑)
形式追隨功能 = 運營指導設計
2、BIM技術帶著巨大的特有的潛力闖入了中國當代的建筑業,是否能夠將設計回歸到設計的本源(the nature of design)?
支持的證據是:BIM技術能夠輕而易舉的在設計階段模擬運營場景,即考慮運營的功能需要。
反對的證據是:無論多么厲害的技術,都離不開人。即需要懂得運營的人介入到設計過程中,否則也無法實現運營融入設計。
聰明的開發商已經在這樣做了:物業前置,對設計進行專門管理,長線持有型不動產投資,訂單地產,在開發商內部進行項目的整合管理,三維模擬審議,多專業會診,等等。這些最佳做法正在不斷的被職業經理人和工程師們帶到全國各地的工程項目中。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漫談系列14 數據
下一篇:漫談系列18 服務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