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由AUBE歐博設計出品的深圳人才公園開園,將環境與時間交織成城市生活的劇場。如今,在已成為“千園之城”的深圳,它依然是城市公園的代表作之一。
2024年11月1日,深圳人才公園(二期)開園,公園二期依舊延續了一期中“城市、人與自然完美平衡、和諧共生”的理念,且更加凸顯自然生態的主題。
△ 深圳人才公園(二期)
同樣由AUBE歐博設計出品的深圳人才公園(二期),占地12.6萬㎡,位于公園一期南部,毗鄰深圳灣濱海帶和深圳灣口岸。當人們還在驚嘆人才公園一期“人才星光柱”的璀璨時,二期已在地鐵車輛段的灰色頂板上,種出了一片會呼吸的森林海,進一步強化人才公園作為灣區城市客廳的空間能級。
公園二期延續一期海洋元素和人才主題,以“森林?!睘榇蟾拍钪黝},通過構建礁石、草甸、沙灘三大森林主題,暗喻濱海城市深圳的海岸特質,從西部的都市海岸,到中部的紅樹林海岸,再到東部的礁石沙灘海岸,同時置入多重人才主題體驗,以回歸海岸、感知時間、體驗自然,呈現多段落、多維度、多體驗的綠色公共空間;并充分補足公園一期的功能配套,強化濱海體驗,構建一個可以在城市森林中穿行的城市綜合公園。
△ 生長進城市肌理的公園 從“人才地標”
到“共生森林”
公園一期的開放贏得了市民和來訪者的高度認可和喜歡,每年超450萬人次的到訪量,讓其成為深圳最受歡迎的公共開放空間之一,也成為各種城市重大活動和事件的首選地,如:2019年中央電視臺建國70周年晚會分會場;2022年LV全球大展;2024年深圳時裝周;目前正在舉辦的愛馬仕全球巡展中國首展。
△ 愛馬仕匠心工坊全球巡展中國首站——深圳人才公園 潮汐廣場
公園二期自開放以來,其受歡迎程度得到了進一步強化:截至到2025年5月底,半年時間,入園人數已超470萬人次,平均每天超2.6萬人次入園。
△ 共生森林 1. 從灰色基礎設施到綠色共生
城市的發展,需要大量基礎設施的加持,地鐵的建設為城市帶來便利的同時,其建設后的生態修復也成為不可回避的話題。近10萬㎡的地鐵13號線車輛段位于公園下方,巨大的灰色頂板, 57處出地面設備(占地近1萬㎡,高度1.2m到6m不等),加上3處水務設施,是設計師接手的原始場地,整片場地如同城市的傷疤,這也是設計面臨最大的挑戰,但正是這塊“帶著鐐銬”的土地,孕育出深圳最復合的城市公共空間實驗,也為未來類似場地提供了空間范式。
△ 原始場地
△ 建設過程中對比
設計針對不同區域設施體量尺度和空間特質,西側入口區高體量設施,外部結合礁石海浪墻體屏蔽消解,輔以喬木和攀爬植物,融入礁石森林;中區風井和下沉廣場密集,結合森林停車場,以綠籬圍合設施,使其成為綠色的連續背景;東區結合場地,用地形和植物,讓設施消融在場地里。
△ 礁石森林
實施的最終效果,也應征了設計的初衷,當市民進入公園,看到滿眼的綠,甚至都沒有發現這些原本大體量的設施。
2. 以終為始,功能完善
公園一期擁有開放的大空間,和多樣的活動場景,但作為綜合性公園,市民的需求并未被完全滿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有新的需求被提出,設計團隊在設計初期經過多輪詳盡的現場和線上調研,梳理不同年齡段、多樣人群的使用需求,以終為始做設計。
△ 沙灘劇場和遠處的乘風樓(自然教育中心)
設計基于場地特質,為二期植入八大功能模塊:3片不同尺度的大草坪(從2000+㎡到4000+㎡),滿足不同活動場景需求;近4000㎡的海浪沙灘,在市中心也能感受海濱的微度假,讓玩沙的孩子有樹蔭,讓看孩子的家長有地兒躺;多重體驗的海洋主題嬉樂園2.0,從玩水到滑索,從滑梯到在大螃蟹體內穿梭,不同年齡段孩子自得其樂;兩個籃球場、七人制足球場、成人智慧健身場讓運動成為日常;乘風樓(自然教育中心),讓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滿足,真正的寓教于樂;兩個咖啡館(鹿鳴齋+乘風樓),一東一西,結合大草坪和大沙灘,再卷的城市,也需要放空。
人才主題的當代詮釋
讓每個個體都被照亮
公園二期的人才主題內容,進一步完善了從一期的“在深圳”,到二期的“與世界,看未來”的“人才”譜系繪制。
1. 為所有人服務的空間
空間平權是一個國家和城市的文明象征,不預設空間屬性,轉而由使用者決定。
泛人才的概念,讓每個個體成為自己和空間的主角。草坪劇場可躺臥可奔跑,也可以舉辦各種活動;各個空間,市民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入定義;全園無障礙通行,鼓勵各種人群在公園相遇,相處。
△ 斜坡上的自然教育中心
△ 連接不同高差的智匯廊橋 2. 交互式敘事
每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城市地標或打卡點,成為大家心里的情感寄托或印記。作為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身份認同是每個新深圳人對深圳產生歸屬感的必然歷程。主入口“我是深圳人”互動雕塑,每一個筆劃都象征著建設深圳的每一份子,希望這里成為每個來深圳的人必來的打卡點,成為城市包容精神的集中體現?!拔液蜕钲谟袀€合影”計劃:期待大家穿著自己的工服或最喜歡的顏色,和這個象征深圳人身份的標志合影,我們每個人都是深圳城市建設的一磚一瓦,更是深圳的一道獨特風景。
△ 雕塑——我是深圳人
海納百川廣場,不銹鋼條勾勒深圳海岸線,天然石塊模擬山體,形成可觸摸的“山海連城”地理課,強化市民對于深圳海岸線的認知,也讓大家找一找自己的家和海岸線的關系。
△ 海納百川廣場 3. 國際客廳
二期毗鄰深圳灣口岸,未來公園與口岸的空中連橋建設后,將進一步強化深港兩地公共空間的聯系和融合。在深圳灣口岸日均通關量超12萬人次的背景下,深圳人才公園已然成為港人周末休閑的目的地,構建出深港雙城交互的物理界面。
△ 從公園看深圳灣口岸和香港 藏在森林里的兒童樂園
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對兒童友好,就是對城市未來友好。公園一期的兒童友好設計曾獲德國iF大獎,我們基于對一期兒童活動空間的觀察和調研,進一步擴大二期的兒童活動場域和類型,從自然來,回自然去,我們沒有選擇多彩系統,而是回歸大地色系,讓孩子回到自然本身,構建椰林沙灘、滑梯山丘、大青蟹、平行滑索和嬉樂灣五大區域。
△ 乘風樓和沙灘
△ 嬉樂灣 1. 全齡段覆蓋
從低齡兒童喜愛的林下沙灘(深圳市內最大的人造沙灘之一)、小型搖搖馬、滑梯,到學齡兒童喜歡的具有挑戰性的利用高差設計的滑索和大青蟹,再到所有孩子都瘋狂的嬉樂灣,最后到青少年熱衷的籃球場,形成全齡多元體驗。
△ 大青蟹 2. 風險教育設計
安全不等于無菌,適度的冒險是成長的必修課,礁石森林故意保留粗礪石材,讓兒童在監護下學習風險評估;雨水花園展示水循環過程,雨季形成臨時溪流供嬉戲;自然的一切都是孩子的游樂場和玩具,讓孩子們探索更多有趣的玩法。
△ 帶有自然礁石的嬉樂灣 3. 家庭記憶工場
讓家長輕松地溜娃是我們的目標,設置多樣的親子場地,從椰林下的野餐座椅,到廊架下的家長閑聊區,再到可以全視角看著孩子的咖啡看臺,讓家長不再是在太陽下站著等孩子,而應該讓全家都有個輕松而愜意的周末。
△ 遛娃的松弛感 人與自然的新共生范式
公園一期的生態設計一直被津津樂道,湖中的離島,也已經成為深圳最受鸻鷸類候鳥歡迎的歇腳地之一,是觀鳥的絕佳地。
二期設計繼續秉承全物種友好理念,對鳥類,對植物,對雨水同樣關注。
1. 工業與自然的和解
項目基礎條件紛繁復雜,經與地鐵、水務等相關單位多輪溝通協調,做好設計條件預留,預留足夠的覆土,在灰色頂板上模擬自然群落,構建多元生態自然場景,讓各類基礎設施融入自然,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選擇楓香、烏桕等色葉樹種,形成季相變化畫卷;海浪草坪預留野花區,允許自生植物自由更替;不做“瞬間完美”的景觀,而是創造會成長的生命體。
2. 會呼吸的基礎設施
基于豎向邏輯的雨水花園,在有效消納雨水同時,也為各種兩棲類爬行類和昆蟲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蜜源類和漿果類植物的選擇,讓林鳥和昆蟲,在開園的時候,已經成為公園的??汀?br />
設置大面積透水鋪裝,透水率達85%,雨水就地消納率91%,草甸森林的生態滯留溝,可削減75%地表徑流污染,智慧灌溉系統通過土壤傳感器調控,節水63%。
△ 雨水花園棧道 3. 在地的低碳設計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設計,回收利用施工過程的混凝土硬化地面,成為植物組團中的汀步,讓建筑垃圾成為有用的材料;種植大量本土的高固碳植物,產生持續的碳匯效應;BIPV光伏的應用,讓建筑屋頂和停車棚,進一步發揮其生態效用。
4. 無處不在的自然教育
二期在公園東南角與方向生態團隊合作,設立自然教育中心,并進一步完善一期的自然教育標識系統,用有趣而生動的標識系統,構建連續的自然研學路徑,引發孩子們的探索和求知欲,期待自然教育中心與各自然教育機構合作,形成持續的自然教育互動場,在公園開辟更多的自然課堂。
△ 活力草坪
深圳人才公園(二期),是AUBE歐博設計對深圳這座“公園城市”的又一次深情落筆,我們讓設計隱于自然,讓美好觸手可及。它是一座會呼吸的 “城市森林”,一個充滿童趣與知識的 “自然樂園”,更是一處讓每一位訪客都能找到歸屬與慰藉的 “心靈客廳”,我們希望每個人在這里都能夠漫步林間,觸摸陽光,感受風語。
△ 鹿鳴齋 「設計師創作手記」
祝捷 AUBE歐博設計董事、合伙人、總景觀師
讓公園生長進城市肌理
當公園不再只是孤立的開放空間,而是生長進城市肌理的共生體,是融入市民生活的日常;當人才概念從精英符號轉化為每個普通人的自我認同——這才是深圳送給世界的東方解法。
讓我最期待看到的不僅是大家喜愛的打卡拍照,而更是這樣的普通日常:晨光中,上班族穿過礁石森林的林蔭道;午后,程序員在草甸森林的草坪躺椅上頭腦風暴;黃昏時,跨境學童在沙灘森林的長桌上溫習功課;深夜里,勞累一天的人們和他們的朋友們散坐在草坪或天幕下,喝著小酒聊著天。
水泥板上生長的森林,正溫柔包裹著城市的雄心,在這里,每個努力生活的普通人,都成了人才公園最生動的注腳。我們不要紀念碑式的人才崇拜,而是讓大家感受到,在深圳,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自己人生中的那道光。
技術圖紙
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廣東省深圳市
客戶:深圳市南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華潤(深圳)有限公司
設計范圍:景觀、建筑
主要功能:城市綜合公園
用地面積:12.6萬㎡
建筑面積:591㎡
設計/竣工年份:2021/2024
設計團隊:
設計總包:AUBE歐博設計
項目負責/主創設計: 祝捷
景觀設計:張昌蓉、聶云飛、劉軒、李洲翔、吳鑫昊、謝建偉、廖曉玲、彭曉彬、李煉恒、楊軼博、鐘蕾、陳玟汐、賴姍、黃玉華、蔡澤怡、馬恒懿
建筑后期:余欣婷、劉汝鋒、吳春英
結構設計:黃用軍、何遠明、何佳華、劉平、鐘文鐘、趙雪瑩、林玲如、岳一姿
機電設計:黃煜、許少亮、胡海萍、張浩、王碩、葉紹展、林濤、熊磊、覃靖惠
建筑、室內方案:一樹建筑
自然教育展陳:方向生態
燈光設計:天恒藝術設計
標識設計:上行線設計
施工單位:深圳聯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中沃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深圳科宇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攝影:張超攝影工作室
來源:本文由AUBE歐博設計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權歸屬AUBE歐博設計所有。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db:標題]
下一篇:衛生器具安裝工程量計算-圖形識別5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