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在功能區選擇【建筑】,在【墻】的下拉菜單中(左鍵單擊“墻”選項卡下的小三角即可打開下拉菜單,后續如果還需打開下拉菜單,都同此操作,不再贅述)選擇【墻:建筑】,見圖3-34。?在打開的墻的“屬性對話框”中選擇“編輯類型”,進入類型屬性對話框。選擇“復制”,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名稱修改為墻體240,單擊確定退出,見圖3-35。
下面將墻體厚度修改為240mm。在“類型屬性”對話框上單擊“編輯”,彈出“編輯部件”對話框,將厚度改為240。見圖3-36。
?下面將墻體的外裝修改為紅色。在“編輯部件”對話框上單擊“插入”,此操作將會在“編輯部件”對話框上增加一行厚度為0的“結構1”。選中該行,單擊“向上”,將其移動到最上部,同時將厚度改為5,見圖3-37。
?單擊該行的“材質”處,右上角會出現,點擊該按鈕,會彈出“材質瀏覽器”對話框。搜索“涂料”,在找到的“涂料—黃色”上單擊鼠標右鍵,選擇“復制”,將復制出的涂料名字右鍵“重命名”為“涂料—紅色”,見圖3-38。
?在“材質瀏覽器”上選中“涂料—紅色”,單擊“外觀”選項卡,選中顏色,將其改為紅色,單擊確定退出。見圖3-39。
?在“材質瀏覽器”上單擊“圖形”選項卡,選中“使用渲染外觀”,單擊“確定”回到“編輯部件”對話框,單擊“確定”退回“類型屬性”對話框,單擊“確定”退出。見圖3-40。
?下面開始繪制外墻,在墻體的“屬性對話框”上將“定位線”改為“核心層中心線”,“頂部約束”改為“直到標高:標高2”。見圖3-41。
?在功能區選擇【修改∣放置墻】>【直線】命令,移動光標單擊鼠標左鍵捕捉A軸和1軸交點為繪制外墻起點,然后順時針單擊捕捉D軸和1軸交點、D軸和2軸交點、H軸和2軸交點、H軸和4軸交點、K軸和4軸交點、K軸和6軸交點、J軸和6軸交點、J軸和7軸交點、C軸和7軸交點、C軸和6軸交點、B軸和6交點、B軸和3軸交點、A軸和3軸交點、A軸和1軸交點,然后連按兩次ESC取消繪制命令,繪制小別墅的外墻。單擊“快速啟動欄”上“默認三維視圖”按鈕,可以觀察畫好的外墻的三維模型,見圖3-42。
?下面我們來繪制小別墅一層的內墻。?雙擊“項目瀏覽器”上“樓層平面”的“標高1”,回到小別墅一層的樓層平面視圖。?在功能區選擇【建筑】,在【墻】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墻:建筑】。在墻體的“屬性對話框”上選擇“編輯類型”,彈出“類型屬性”對話框,將“類型”修改為“常規-300”,選擇“復制”,將“名稱”修改為“內墻240”,單擊“確定”退出。見圖3-43。
?在“類型屬性”對話框上選擇“編輯”,彈出“編輯部件”對話框,將“結構1”的厚度修改為“240”,點擊兩次“確定”退出,見圖3-44。
?下面開始繪制內墻,在墻體的“屬性對話框”上將“定位線”改為“核心層中心線”,“頂部約束”改為“直到標高:標高2”。
在功能區選擇【修改∣放置墻】>【直線】命令,移動光標按附錄中“一層平面圖”所示內墻位置捕捉軸線交點,繪制小別墅一層的全部內墻,見圖3-45。單擊“快速啟動欄”上“默認三維視圖”按鈕,可以觀察畫好的內墻三維模型。
?注意:在墻體的繪制過程中,用戶可以隨時點選已繪墻體,使用尺寸驅動、鼠標拖動控制點等方式修改墻體位置、長度等信息,見圖3-46。激活“修改∣墻”選項卡,以及“屬性”對話框,可修改墻的其他參數,包括設置墻體定位線、高度、結構用途等,用戶可以在使用的過程中靈活掌握。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Revit技巧 | BIM門窗繪制步驟:Revit門窗的繪制教程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