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crefm001
2013-08-12
英文的facility通常都會直譯為中文的設施,在FM領域中這是錯譯。其英文意思比中文大許多,因此在使用設施譯法時需注意其語境。略作一些組合詞分析:
1,企業設施,= corporate space & facilities = workplace
企業設施的內涵非常廣,它在硬件上至少包括了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辦公家具、辦公設備、土地及室外設施等等,在軟件上則包括基于上述硬件的各類設施服務,所有這些軟硬件的配備都是旨在形成一個供企業核心業務運作的作業空間環境。因此,企業設施首先是指作業空間(space),然后才是為了形成這種空間而需要的軟硬件內容(facilities)。
于是,所有上述設施都是企業自用的,如果一個企業造房子出租,那么這個房子的建筑設施都應列為租戶方的企業設施。由此,facility的使用權屬性極為強烈的影響其詞義內涵,這在中文里面是沒有的。
附帶的,在企業設施管理中也有設備管理,不過那只是限于打印機、電腦等辦公設備(office equipment),也即FM專業中常見的FF&E管理中的一部分。FF&E,即辦公家具、固定裝置和辦公設備(Furniture, fixtures and equipment),它們的組合意味著其管理邏輯是一致的。不僅FFE,整個企業設施管理的職能劃分都是由管理邏輯決定的,理解這其中的管理邏輯是理解FM專業的關鍵。
2,物業設施,= building equipment = MEP
通常物業設施即物業行業常說的“設備設施”,主要內容是建筑設備,連帶也指非機電設備的建筑部件。這里的設施的中文用法是僅限于硬件的,這是因為設施一詞的范疇明顯小于英文facility的范疇。
這也誤導了整個物業管理行業將FM理解為“設施設備管理”,從而將這個專業大大縮窄,甚而只是物業的一部分了。這就失去了FM的管理邏輯,而只剩下硬件設備,以至于物業公司成立了設施設備部門就認為完成了FM轉型,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3,建筑設施,= building + MEP
這個說法對于建筑業來說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建筑業建造了這個建筑物,因此建筑物就是設施,設施就是建筑物。我有時候為了行文方便,也會使用這個組合詞。
但是,這個理解的限制與上述設施設備一樣,都將facility限制在硬件范圍內了。比如在這個角度下,企業空間管理中的作業空間(workspace)簡直可以等同于建筑空間(building space),的確它們是有密切的關系的,但本質不同,一個是管理學邏輯,一個建筑學邏輯。
略加一些BIM角度的評論:
目前國內流行的研究課題“BIM+FM解決方案”,經常被理解為“運營的BIM”,那么這運營的設施對象,到底是上述三種設施的哪一個呢?
a,從熟悉建筑業的朋友的角度來看,似乎應該是建筑設施比較說的通,特別是BIM模型很多時候是在建造期間被制作出來。
b,但是,到實際已經在運行的建筑里面看看,仿佛又應該是物業設施,因為建筑物在竣工之后的管理形態通常是由一家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在運作,這與竣工之前完全不同(竣工之前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存在建筑物的,建筑物在竣工時才算真正形成,之前都是從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產品的加工制造過程)。于是物業公司所關注的那些設施,主要是建筑設備,就成為BIM領域所關注的運營的重點。
c,考察過物業設施的朋友一般所接觸到的都是小區物業或商業物業,均為公共物業,他們的管理范圍僅限于公共區域的設施,所以對BIM+FM的考察通常就會止于這個范圍。而極少有人會接觸到FM所主要關注的更為復雜和高附加值的企業設施,國外所稱BIM+FM的解決方案主要是針對這個領域。以國內的實踐情況來看,絕大部分聲稱BIM+FM的案例連企業設施的邊都沒有碰到,而這里正是BIM技術應用價值能夠得到極大發揮的地方,這也是BIM能夠與FM一起飛的堅實基礎。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漫談系列26 最佳實踐
推薦專題